茗岭村:文化“宝贝”代代传
易壶网资讯:
茗岭村:文化“宝贝”代代传
9月12日是周六,但张渚镇茗岭村的大学生村官陆韬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上午8点,由他负责的“茗岭村情村史展示馆”准时开门。不一会儿,展示馆里就陆续迎来了参观者,其中不乏孩子的身影。陆韬感慨地说:“展示馆的设立,一方面是对茗岭村情村史、风土人情作总结和展示,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从中了解这片土地,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让茗岭村成了新四军、游击队的根据地,革命历史故事在此广泛传颂,遗址遗物被完好保存,茗岭村被誉为苏南“小莫斯科”。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与这段沉甸甸的历史渐行渐远。“村子富不富裕先不说,但历史传承不能丢!”村党总支书记徐平说。
从2010年起,茗岭村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将革命故事整理成文字资料,并征集村民家中的历史物品,于2011年6月底建成了宜兴首家村级红色文化展示馆。1986年出生的强云波是岭下自然村的村民,大学毕业后回乡做了村官。当时,正逢村里的红色文化展示馆开馆不久,强云波便担任了展示馆的管理员兼解说员。原先对茗岭那段红色岁月知之甚少的他,不仅要熟记故事内容,还要不断扩展知识储备。4年多来,强云波都记不清说了多少遍抗战的事迹,但对家乡的热爱,在一遍又一遍的讲解中逐步加深。
今年,为进一步挖掘村庄文化内涵,打造村庄文化品牌,茗岭村建成了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村情村史展示馆。1993年出生的陆韬有幸参与了建馆全过程。为了深入挖掘整理村庄发展沿革、村庄荣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在外乡贤以及家谱家训等,陆韬一面查阅大量史料,一面走街串户、核实内容。在展示馆里,有一面长寿老人照片墙格外醒目,上面的28张照片都是陆韬一家一家上门拍摄所得;馆内陈设的多个农耕工具,也是陆韬到村民家里搜集得来。
陆韬说:“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这些都是茗岭的‘宝贝’,作为土生土长的年青一代,我们要接过前辈的火炬,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以上就是易壶网整理的关于“茗岭村:文化“宝贝”代代传”的相关介绍。
来源:易壶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www.yipot.com/article_cat-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