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第22位、全省第3位
易壶网资讯:
宜兴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第22位、全省第3位
我市建立了“一库一网一平台”信用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平台为判断行为主体是否诚信提供依据。目前,该系统已征集企业信用信息72万余条。
将打击恶意逃废债务摆上突出位置,通过开展执行专项行动、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限制高消费等举措,精准打击了众多不诚信行为。
日前,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对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期间,全国362个县级市的信用状况进行了监测,并发布“ 城市信用监测月报——县级市部分情况”。宜兴以综合信用指数74.35,位列全国第22位、全省第3位。
城市信用监测,是由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城市综合信用评价工作。监测依托“全国信用状况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技术,根据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司法机关等4类行为主体,从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4个方面,按照信用事件、信用制度、信用工作落实、信用信息透明度、信用市场、重大失信事件、重大失信事件的政府反馈、重大诚信事件、联合奖惩、信用创新等10个维度,对城市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和综合评价,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从总体排名来看,在受监测的全国362个县级市中,我省共有21个县级市参评,进入全国综合信用指数前20名的城市,为位列第5的常熟市和位列第14的昆山市,宜兴位列全国第22位,同时也是我省第3位。这项诚信指数测评,无疑给我市诚信体系建设注入了更强动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石,是发展的软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把信用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实施建立了“一库一网一平台”信用信息系统,利用大数据平台,为判断行为主体是否诚信提供依据。具体来讲,“一库一网一平台”指的是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基础、以“宜兴诚信网”为窗口、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用“三位一体”的系统架构,为不同权限等级的用户提供相应信用信息查询服务。目前,该系统已征集来自29个市级部门、24个商业银行、省信用办、无锡信用办的企业信用信息72万余条,包含从2012年至今的基本信息、行政许可、处罚奖励、信贷担保等内容,为我市信用建设工作夯实了数据基石。此外,围绕维护金融稳定大局,我市将打击恶意逃废债务摆上突出位置,通过开展执行专项行动、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并限制高消费等举措,精准打击了众多不诚信行为,从源头上阻断了不诚信行为的发生。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诚信”已成为我市发展的新名片,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竞争力。
以上就是易壶网整理的关于“宜兴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第22位、全省第3位”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