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同一个梦想——江苏科创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半决赛侧记
易壶网资讯:
经过一天的赛前培训和交流等,8月18日,第三届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半决赛进入“真刀实枪”的比拼。位于环科园的国际环保展示中心内,会聚了来自全省各地的9个创业团队和30家企业的代表。他们分别携项目“上阵”,为了同一个梦想——创业。
关键词:年轻
团队组的比赛在当天上午进行。来自淮安的“蓝色穹顶”科技创业团队带来了凹土基陶瓷微滤膜项目,主讲人顾湘今年才23岁,是淮阴师范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你觉得项目优势在哪?”“采用凹土纳米纤维替代人工合成纳米纤维,不仅可以将微滤膜的成本从1900元/平方米降至1200元/平方米,而且生产周期更短、产品性能更稳定。”面对评委的提问,她从容应答,最终获得了79.3分。“进入半决赛就离梦想更近,梦想终有一天会实现!”和顾湘一样,来自“突跃动力”团队的韩丹也是在校学生,她信心十足地说道。
在本场9个参赛团队中,几乎处处可见“90后”活跃的身影,“蓝色穹顶”“突跃动力”等团队,平均年龄甚至不到25岁。他们的脸上,自信的笑容如出一辙,因为年轻,创业的激情更热烈。
关键词:交流
本届大赛首次分别选址,各项比赛按行业分类在各个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国家级高新区举行,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半决赛的赛场就选在了环科园国际环保展示中心。在这里,来自各地的团队、企业代表因大赛相识,因环保相知,通过交流,甚至有企业达成了互相合作的意向。“从数百企业中突围已经很不容易,我并没有想一定要得奖。通过学习、交流,企业能确定更精准的发展思路,就不虚此行了。”南京蕴纳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陆玉正如是说。和他一样,许多参赛者都抱着学习的心态而来。
而这座集产业规划、品牌展示、电子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基地”,同样给予大家惊喜。比赛间隙,来自徐州的刘畅特地在国际环保展示中心逛了一圈,亲身体验其中蕴藏的环保魅力。对他而言,了解环保行业未来潮流的宜兴之行,更像是一次与“环保之城”的交流。
关键词:扶持
比赛经项目展示、评委提问后,就是现场亮分。参与打分的评委不仅有技术专家,还包括创投专家和金融专家。他们的意见,是项目能否获取资金扶持的重要决定因素。“利用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底层高效率溶解氧气修复水体,消除缺氧水块,以实现水库湖泊等封闭、半封闭水域的水质保护与修复。”作为宜兴唯一入选该项企业组半决赛的企业,江苏菲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项目主讲人邵焜琨,在展示WEP水生态修复系统项目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了融资5000万元的需求。对此,评委们在提问后,给出了82.9分。
易壶网www.yipot.com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江苏科创大赛重点针对发展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扶持与创业指导。除获奖项目可得到相应奖金和省级相关科技计划支持外,进入半决赛的企业和团队都有机会被江苏省天使引导基金和省创业投资基金“相中”,江苏银行也将有选择地提供总计不低于10亿元的授信。一系列扶持措施,将给予更多人实现“创业梦”的机会。
来源:易壶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www.yipot.com/article_cat-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