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中国紫砂行业协会 | 江苏省陶艺专业委员会 | 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欢迎来到易壶网! 登录|免费注册
购物车0
  • 购物车中没有商品
| | 我的订单 | 标签云

15852686595

帮助信息检索
搜索 查询该订单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紫砂新闻 > 抗战年代 紫砂业也曾经历曲折发展
抗战年代 紫砂业也曾经历曲折发展

易壶网资讯:

抗战年代 紫砂业也曾经历曲折发展

 

   革命之路不易,在动荡的年代,生存都成了头等问题,更别提如何传承文化艺术,紫砂产业也曾经历曲折。 

紫砂名家:冯盘军《石瓢壶》图片

紫砂名家:冯盘军《石瓢壶》图片

  辛亥革命以来的现代紫砂器经历了一个由盛而衰,然后又恢复和发展的曲折过程。自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前夕,可以说是急剧衰落阶段,从1949年以后到今天,则是复苏和进一步大发展的阶段。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到1937年上半年,宜兴紫砂业仍在缓慢地发展。据1919年的有关数据记载,当时宜兴的蜀山、丁山、汤渡和川埠一带的沿山居民,仍然“家家制坯,户户捶泥”。全县有窑货行二十五家,各种陶窑四十余座。紫砂茗壶、花盆、花瓶和饮食器皿的制作,集中在蜀山和川埠;龙盆、罐头等黑货集中在蠡墅;缸类集中在丁山和白宕;缸翁类集中在汤渡。整个窑场工人近六千人,临时工则因季节而增减。这一带的居民通常全家参加陶业劳动,或碎土,或炼泥,或徒手制坯,或户外晒坯,或研制釉料,或绘画施彩,或书画雕刻,或装坯烧窑,男女老幼都不例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前,是宜兴紫砂业的急剧衰退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丁山、蜀山窑业区的厂房和民房被毁者达六百多间,陶窑完全被毁者十二座,还有一些陶窑被侵略军改作炮台或碉堡。当时宜兴陶业情况是“大窑户逃往外地,中小窑户无意经营”,“每年曾以百万件紫砂供给全国和远销世界各地的蜀山窑场,那时全年所烧紫砂茶壶不满千把”。到四十年代初期稍有恢复,但年产值最多时也只及战前最高年份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
 
 
  1945年抗战结束时,宜兴还保留有陶窑六十四座,但到1949年前止,产量最多时不过开烧四十六座。1948 年是抗战结束以来宜兴陶业较旺盛的一年,全年共烧了二千七百四十窑次,但仅为1936年产值的百分之五十八。 其中七座紫砂窑中只开烧了三座,全年只烧二十窑次,烧造的品种也只是一些茶馆所需的普通粗茶具。而紫砂业在整个宜兴陶业中的比重,也从1936年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二下降到1945年百分之八点九。曾经有过六、七百 人的紫砂从业人员,到1949年前只余下三十余人。
 
 
  所以,紫砂产业能有今天的发展实属不易,我们要感谢紫砂工艺师们世世代代的坚守,是他们的坚持,让我们现在仍得以感受紫砂文化,而不是只能在记忆里回忆紫砂的美。
 
 
以上就是易壶网整理的关于”抗战年代 紫砂业也曾经历曲折发展“的相关介绍。
 
 
来源:易壶网-紫砂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www.yipot.com/article_cat-23.html)
易壶网介绍
易壶网价值观 为什么选择易壶网 易壶网简介
如何付款
网银转账 淘宝、支付宝付款 货到付款
售后服务
退换货原则和流程 服务保障承诺 验货与签收
常见问题
帐户自助服务 郑重承诺 购买流程
联系易壶
订购热线 招贤纳士 公司地址
网站地图
易壶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