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翁蒋元良情醉滩簧
易壶网资讯:
七旬老翁蒋元良情醉滩簧
服务百姓剧场弘扬优秀文化
没有专业演出人才,自己找;没有服装道具,自己创;没有舞台音响,自己买。在高塍镇,今年70岁的文艺热心老人蒋元良不拿分文报酬,服务百姓剧场,培育“草根明星”,编创现代小戏,巡回各地献演,让滩簧文化传遍城乡。这些天,他又给自己下达了新任务——走进滆湖边滩簧创始人周奎大故里,收集整理文史资料,争创第二批宜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进一步弘扬滩簧艺术。
据高塍镇志记载,200年前,锡剧祖师周奎大生于高塍镇,其自小就爱唱吴歌,后创造了滩簧(锡剧前身)。因为这一历史渊源和情结,当地百姓对滩簧情有独钟。在高塍服务票友多年的蒋元良甚至怀揣着一个梦想,即在锡剧故乡组建一个百姓剧场,用原汁原味的滩簧,传递正能量。说起2011年刚建剧场时,翻翻“箱底”,缺项还真不少,尤其司鼓人才奇缺。这可把蒋元良急坏了,他不知跑了多少次南京、常州、徐州等地,最终才如愿以偿请到了鼓师。东台、锡山等地一批解散剧团的花旦、小生主演也被蒋元良办剧场的热心所感动,纷纷加盟百姓剧场,成为忠实演员。
“我不懂演技,也不会弹奏,但我会‘跑龙套’。”蒋元良确实会跑,不过他跑的是确保剧场正常运行的“龙套”。百姓剧场初创时,资金拮据,演出服装道具一无所有,更不用说舞台音响等演出设施了。怎么办?凭着当年跟父辈一起做环保业务时积累下的“四千四万”精神财富,他奔走各方向企业家宣传滩簧历史,弘扬锡剧文化,皮肤晒得黝黑仍乐此不疲。见他如此执著,不少热心人士捐款捐物给予支持,当地环保骨干企业江苏鹏鹞集团甚至冠名相助。百姓剧场创办四年,蒋元良奔走了四年,不领分文工资。现在,剧场不仅办起锡剧团,排演大戏11台,还被确定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基地创建单位。
有剧场、有剧团、有戏装、有舞台,吸引当地票友前来活动。蒋元良将演技出众的票友吸收进锡剧团,盛邀无锡等地的专业剧团演员与本土演员结成共建对子,本土演员演技见涨,涌现出一批“草根明星”。去年,当地锡剧票友邵万祥代表宜兴,赴沪登上逸夫大舞台献演获好评。当地锡剧票友周晓琴演技出众,被评为市优秀文艺工作者。同时,通过采用购买服务的形式,蒋元良约请编剧,创作了反映秸秆禁烧、矛调和谐等普法主题方面的多部现代锡剧小戏。今年的《稻收之后》戏剧在滆湖沿线村上演,吸引了大批群众观看,农民集中接受法治教育又多了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
以上就是易壶网整理的关于”七旬老翁蒋元良情醉滩簧 “的相关介绍。
来源:易壶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www.yipot.com/article_cat-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