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宜兴水域连续八年安全度夏
易壶网资讯:
太湖宜兴水域连续八年安全度夏
严把准入门槛织密监管网络
日前,宜兴日报社记者和易壶网从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入夏以来,我市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中的总磷等各项主要指标,均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下降,入湖水质好于往年。目前,全市饮用水源、11个小康断面、28个河长制断面、41个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主要入湖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数提升。至此,太湖宜兴水域已连续八年安全度夏。
宜兴地处太湖流域下游、太湖上游,境内河湖密布。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宜兴将长期处于治太的最前沿。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定信心,一着不让地持续推进各项治太工程,切实担负起治太保源的重任。为从源头上杜绝污染行为,我市严格把好环保准入关,坚决做到新办化工企业、有氮磷排放和污水不能接管的项目、超出区域环境容量的项目、不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等一律不批,近年来全市近万个建设项目的环评率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有200多个项目被环保部门“一票否决”,其中包括一个总投资达8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并且,坚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持续开展劣质产业整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市累计关停600多家化工企业、200多家琉璃瓦企业、57家铸造企业、18条水泥机立窑生产线,矿山宕口基本关闭到位。
科学建立健全环保监察执法的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张志成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太湖水质监测一线,乘着快艇巡测太湖,每次都要跑近4个小时、累计100多公里。今年夏天,虽然他的脸和胳膊被晒得更黑,但是他乐呵呵说:“几次监测,数据都比去年好,这比什么都开心。”市环保部门的监测人员巡测中一旦发现问题,执法人员就会对该区域进行执法检查。去年,社渎港水质一度出现波动情况,执法人员立即对沿线16家涉水企业展开夜间突击检查和白天地毯式检查,查获1家超标排放企业,并当场责令整改到位。去年至今,围绕治太保源,市环保局共组织大规模集中检查和夜间、节假日突击检查等执法检查16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3.5万人次,检查企业1.6万厂次,共对166件环境违法案件进行立案处理。
随着治太保源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的“生态共识”转化为积极的“生态行动”,广大企业主给予支持和配合。今年8月,市环保局向社会“晒出”的企业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结果显示:今年参评的867家企业中,达绿色标准企业53家、蓝色标准企业787家,黄色标准企业仅15家,较去年减少32家,获得绿标和蓝标的企业同比明显增加。
以上就是易壶网整理的关于“太湖宜兴水域连续八年安全度夏 ”的相关介绍。
来源:易壶网-宜兴新闻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www.yipot.com/article_cat-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