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评:
泥料:红清水泥//黑星砂 容量:150CC/260CC
子冶朱瓢照眼明, 风霜高洁韵篁清。
何需七碗破枯寂, 绣出新图近四更。
子冶石瓢简介:
子冶石瓢壶铭:一纵一横,颇有逸情。
子冶石瓢为历史名壶,为几代制壶艺人所青睐仿制,然大凡出息名家在仿制此壶时,都有自己的理解,故风格有异。我认为:在造型上此壶去掉把、去掉嘴,就是三角形、呈金字塔;单去把或单去嘴是平形四边形。
此壶看着精骨、清瘦,字画布局大胆泼辣、丁横倒竖,然看了舒畅,大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穷书生精神。故多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
—— 石 屏
子冶石瓢
清·道光、同治
杨彭年/製 瞿子冶/铭
上海博物馆藏
壶身铭:
冬心先生余藏其画竹研,研背有竹一枝,即取其意。
板桥有此一纵一横,颇有逸情。
子冶藏板桥画蓋倣梅花盦者。
倣梅道人子冶。
※ 瞿應绍、字子冶,是继曼生、石×后又一与砂艺密切结合的擅长金石书画的文人。他所装饰的砂壶,印章及书画镌刻格调高雅,韵致怡人……
姓 名:朱丹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76年
职 称:高级工艺美术师
简介:
朱丹,艺名龙溪女,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9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艺,在中央工艺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设计系进修深造。自幼好书画,擅陶艺,尤善创新,喜陶刻,能捏塑,长徒手操作。作品古朴甜醇、清逸隽秀;追传统,求独特,成个人风格。多次参加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海内外精品大展,荣获多次海内外精品展各奖项,为中央工艺美院陈列馆、各文物馆,博物馆所收藏。为中外许多藏家所青睐。并入选《中国紫砂茗壶珍赏》、《砂壶全书》、《当代宜兴陶艺名家集》、《跨世纪知名陶艺家集》等紫砂书刊,业绩载入《中外名人辞典》、《中国人才辞典》。1999年国庆,应邀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外名人字典》(共和国卷)首发式。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等中央领导接见,并合影留念。当代壶艺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先后两次为朱丹亲笔题词“朱壶丹心”“紫艺接力有来人”。著名书画家范曾先生亦题词道:“壶中别有神仙日,岭上犹多高士云..
1993年 8月 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昌鸿为朱丹壶艺题词:“严谨习艺,学艺步新”。
1995年 4月 作品“至善壶”入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收藏。
1995年 5月 作品“牛盖水扁”等茶具入选台湾“宜兴紫砂名作展”。
1996年12月 入编《中外名人辞典》。
1997年10月 被宜兴市科委.市科协和宜兴市陶都经济联合会授于“中国宜兴陶艺名家”。
1999年 8月 当代壶艺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为朱丹壶艺题词“朱壶丹心”。
1999年 9月 赴北京香山参加“宜兴陶艺名人作品展”,当代著名书画大师范曾先生欣赏朱丹壶艺并为之题词:"壶中别有神仙日,岭上犹多高士云."
1999年10月 应邀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外名人辞典》(共和国卷)首发式,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等中央领导接见并合影留念。
1999年11月 入编《中国人才辞典》。
1999年12月 应邀赴香港参加非凡魅力紫砂壶展览。28日香港《文汇报》刊载专访文章。
2000年 3月 入编《跨世纪知名陶艺家集》。作品“一品竹段”入选香港大世界收藏中心
2000年 7月 应邀赴香港参加“紫砂风采”现代壶艺作品展。香港著名书画家刘昭君女士朱丹合作装饰紫砂壶作品。
2000年10月 入编《中国紫砂名壶珍赏》,创新作品“逸竹壶”同时入编。
2000年10月 作品“图腾如意壶”获2000年现代生活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1年10月 参加2001年西湖博览会暨国际茶博交易会,“逸竹壶”、“一品竹段”获作品优秀奖,并入编《紫泥如金》。
2001年10月 参加2001年中国厦门茶文化博览会精品茶具展评,作品《逸竹壶》被评为一等奖.
2001年11月 入编《陶魂》(获奖作品经典)。
2002年10月 在浙江龙泉举办的全国第七届陶瓷设计创新评比中,《海之恋》荣获三等奖.
2002年11月 参加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作品“一品竹段”和“心月壶”荣获金奖。
2002年12月 作品《珠丹壶》获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精品赛金奖。
2003年 4月 作品《申博成功纪念壶》在中国十大紫砂茗壶评选中。荣获十大紫砂茗壶金奖。
2003年 9月作品《壶魂》、《祥云壶》分别获福建(厦门)国际茶文化节特等奖和金奖。
2003年11月作品《智竹提梁》、《魔井壶》和《秦古壶》分别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金、银、铜奖。